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通过深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改革,可以更好地指导各地用好“绿色标尺”,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COP29被称为“气候融资”大会,各方在气候融资议题上能否达成一致将成为未来评价这次大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在大会开幕首日,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官方首次晒出超1770亿元人民币的气候南南合作资金,希望为这次关于资金谈判的大会提供积极信号。但有部分国家认为中国也应该成为这次新的集体量化资金目标(NCQG)的出资方。
政策目标和相应的产业政策和支持一定要协调。无论是减碳目标还是到2035年完全取代燃油车,欧盟的目标都是极其严苛的,但是没有充分考虑对竞争力的影响,相应的产业政策,尤其是支持力度没有跟上,这就造成欧盟在与一些新兴国家的技术竞争中处于被动。
近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发布的最新2024年全球石油展望报告上调了中长期需求预测。OPEC表示逐步淘汰石油是天方夜谭,到2050年全球能源结构中石油和天然气的比例仍与现在保持近似(50%以上)。在世界对气候变化议题投入极大关注,使用绿色能源成为大趋势的背景下,如何看待OPEC方面的表态?
在当今全球资源紧张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资源循环利用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攀升,环境承载能力面临巨大压力。世界各国在资源循环利用这一领域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受到气候变化、物种入侵、过度开发等多重因素影响,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利益攸关方亟需形成合力,推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昆蒙框架”)目标达成。中国在政策制定、资源调动和技术赋能等方面积极作为,给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了新机遇。
环保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设者、服务者,更是中国绿色发展实践经验的传播者。近年来,各国对环保的重视和政策支持,使环保产业备受瞩目。在此背景下,中国环保产业出海成为重要趋势,这对企业拓展市场和中国在全球环保事业中发挥作用意义重大。
新污染物经过多年治理后是否会变为常规污染物?是否还有更多新污染物出现?新污染物治理工作应当如何展开?在近期召开的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余刚回答了这些问题。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气候议题已从环保范畴上升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议题。正在海口举行的2024影响力气候大会上,多位专家表示,企业若不重视气候问题,不仅面临政策合规风险,更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不‘谈’气候,难成气候”。
“碳达峰、碳中和呼唤的能源系统,必须实现可能三角。”10月18—20日,在永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上,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围绕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进行了分享。